伊犁州供銷合作社、各地州(市)供銷合作社(辦事處),新疆供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棉花產業集團公司、新疆供銷學校,區社機關各處室:
根據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自治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印發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于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行動方案》的安排部署,區社結合系統工作實際,制定了《自治區供銷合作社關于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方案》,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自治區供銷合作社
2019年3月12日
自治區供銷合作社關于
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自治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印發的《關于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行動方案》精神,結合自治區供銷社工作實際,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順應廣大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要求,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完善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行動目標
發揮供銷合作社鄉村經營服務網絡優勢,以企業為主體,堅持市場化原則,激發各級供銷合作社在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積極作用,創新農化服務方式,以縣域為基礎,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到2020年,全系統再生資源經營企業達到18家,再生資源類回收額達到 11億元,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在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和農業農村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主要任務
各級供銷合作社、各直屬單位要按照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突出工作重點,切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抓緊抓好。
(一)建立和完善農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一是以區、州、縣三級再生資源龍頭企業為依托,聯接各級基層供銷合作社和城鄉回收經營網絡,采取多種運營模式,通過政府特許經營、委托、承包、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二是以新疆再生資源廢鋼項目為核心,建設覆蓋南疆的回收網絡體系。在南疆拜城建立廢鋼回收、加工、分揀中心,在喀什、和田地區選點建設廢鋼回收中心,形成遍布南疆的廢鋼回收經營體系,到2020年,實現廢鋼回收銷售6萬噸。三是開展報廢汽車回收網絡體系建設,嘗試在烏魯木齊、和田、喀什、阿克蘇等地選點申辦建設報廢汽車拆解項目,2020年力爭實現回收報廢汽車1萬輛。
(二)積極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積極參與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充分調動基層供銷合作社、村級綜合服務社和再生資源企業積極性,全面參與農村垃圾治理。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授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承接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回收和處理,開展人畜糞便等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動垃圾分揀中心和回收站建設,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網絡,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衛清運網絡有效對接,實現共同發展。
(三)積極參與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發揮供銷合作社扎根農村、貼近農民、服務農業的優勢,以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和農藥包裝物回收為契入點,參與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系統農資企業要嚴格執行新疆地方農用地膜標準,積極嘗試推廣使用降解塑料地膜;參與農業生產廢棄地膜回收工作,嘗試建立農田殘膜回收與資源化利用體系。
(四)積極開展農業綠色生產行動。一是全系統要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業務,依據測土數據,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水肥一體化等施肥模式,將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貫穿到農資經營的全過程,貫穿到作物從種到收的全過程。二是開展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服務,不銷售禁用農藥,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不斷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積極開展科學用藥服務,推廣“飛防”在農業中的應用,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組合套餐,推薦使用生物農藥以及對天敵傷害較輕的農藥,維持田間的生態平衡。三是嘗試構建“農服網”。通過聯合社會優質資源,面向各類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廣大農戶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科普宣傳、農技培訓、配方施肥、田間巡診等科技化、標準化、系列化的服務為切入點,擴充服務范圍,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服務新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既時不我待、刻不容緩,又需長期堅持,持續發力。各級供銷合作社、各直屬企業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擺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好抓實。
(二)加強溝通協調。各級供銷合作社要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主動與發改、財政、住建、城管、環衛、環保等部門溝通協調,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現狀調查,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參與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明確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和具體要求,建立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機制,確保各項參與工作落到實處。
(三)加強資金投入。要按照“政府主導、緊密合作、市場運作、企業實施”的原則,創新融資模式,實行內引外聯、上聯下結等形式,采取申請政府財政補貼、銀行融資、企業自籌、吸收社會資金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供銷合作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需要。
(四)加強督導檢查。從今年起,把供銷合作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列為年度目標任務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責任落實,實行獎優懲劣。定期向當地政府予以及時通報,以促進此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